前言杠杆炒股 什么意思
“唉,要是当年没有犯错,我就是十大元帅之首。”
1955年,授衔仪式在北京召开,远在香港的张发奎看着报纸上这些极其熟悉的面孔,唏嘘不已。
要知道他可曾指挥过新中国的5位元帅和6位大将,叶剑英、陈毅、粟裕……这些声名远扬的人都在曾他麾下办过事。
然而,现如今当他们功成名就时,张发奎却只是默默无闻,逐渐杳无音讯,而这一切的一切杠杆炒股 什么意思,都归咎于他曾经那个选择。
那么,张发奎的人生经历究竟是怎样的?那个改变他一生的选择又是什么呢?
成为国民党重臣
1896年,张发奎在广东韶关出生,他的父亲是当地衙门里的捕快,家庭情况比较殷实。
这让他小小年纪就能够进入私塾,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读书学习。
经史子集、四书五经……,从小就博览群书的张发奎知识渊博,博古通今。
按照这样的发展,张发奎本应在之后的生活上走向文人的道路,吟诗作对。
然而,逐渐混乱起来的国内局势和令人始料未及的一个意外,却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。
在张发奎16岁的时候,他被当地的一个豪强告上县衙,理由则是杀人偿命,仅仅只和豪强儿子一起玩过的张发奎简直有苦说不出。
明明是他自己失足到河里淹死的,怎么能算我谋杀呢?
只可惜,不论张发奎怎么去解释,豪强仍然一口咬定是他蓄意谋杀了自己儿子,将其拉入了无穷的官司中。
最终,久久无法证明自己的张发奎只好远走高飞,开始了逃亡的生活。
而他逃亡的第一站就是广州,在那里他凭借坚强体魄当佣工,用来勉强维持生计。
然而,就在张发奎生活刚刚稳定下来时,武昌起义爆发了,浩浩荡荡的革命先进分子们组织了起来,意图一举掀翻无能的清政府。
从小就明事理的张发奎看着身边意气风发的革命大军,沉寂已久的内心逐渐躁动了起来,热血沸腾的他果断的参了军,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活。
在参军的那段日子里,张发奎奋勇杀敌,一往无前,出色军事才能也逐渐开始显现。
但善于反思的张发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缺陷——浅薄的军事知识很难让他更近一步。
因此,1912年,张发奎考入当地的陆军小学,疯狂恶补缺乏的军事理论,之后还在孙中山的引导下进入了同盟会。
在同盟会里,张发奎积极的态度和出色的能力,没多久就让他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。
在第二次讨伐袁世凯的战役中,甚至还担当了孙中山的贴身侍卫,深受其重视。
1926年,经历多年的南征北战,张发奎的职位也升到了国民党第十二师师长,此后挥师北伐,打出过多次著名战役。
在他的带领下,十二师势如破竹,相继攻占浏阳、长沙等地,所到之处敌人一再溃散。
后来更是创下了仅半日内,就击溃吴佩孚直系部队的佳绩,紧接着穷追猛赶,成为之后吴佩孚战败,武昌战役胜利的最大功臣。
此时的张发奎,可谓是意气风发,权势滔天,就连叶剑英、陈毅等人也只是在其麾下的部队办事。
在整个第一次北伐战争中,张发奎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在国民党众将中十分耀眼,掌握着很大的话语权。
不过,随着战争的结束,中国国内局势又开始风云变幻,蒋介石完全掌握国民党,对我党进行了大规模的绞杀。
虽然此时张发奎并不排斥我党,其部队里还有着大量的共产党人,但他还是不得不做出抉择。
而也正是这个抉择,让他在新中国成立后销声匿迹,之后后悔终身。
选择错误,泯灭于世人
1927年,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,其主题则是反共,参加过这次会议的张发奎起初仍然在保护共产党员。
毕竟在他的部队中如叶剑英、贺龙等人都是得力干将,他不想因此损失自己的实力。
不过,由于之后多次进行排共的会议和外界给的压力,张发奎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,他很快就制订了计划,打算将部队中叶挺等人的军权瓦解。
只可惜,叶剑英还是发现了张发奎的阴谋,连忙召开紧急会议商量了对策,这才逃离张发奎的魔爪。
就此,张发奎才逐渐走到了我党的对立面,站在了汪精卫的阵营。
之后,由于汪精卫的无能,其创办的政权迅速衰败,随后彻底被蒋介石掌握,而张发奎也来到了蒋介石的麾下。
由于忌惮张发奎的军事能力,蒋介石一经手他的部队就逐渐进行分化,严重衰弱了他的实力。
没多几年,抗日战争开始了,张发奎虽然遭到了严重削弱,但还是一往直前,尽情展示其军时才能。
他先后担任过兵团总司令和战区总司令,参加过沪松、武汉等会战。
在日军投降后,他被授予了陆军二级战将,还曾亲手接过了日军的指挥刀。
只可惜,在解放战争中,蒋介石还是对他没有任何的信任,觉得他很有可能投共,于是便吸干了他手中的权力。
之后的张发奎只能默默无闻,在蒋介石失败后也跟随他逃到香港定居。
就这样,又是许多年过去了, 新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,在55年也召开了授衔会议,对各位老红军的功绩盖棺定论。
此时远在香港的张发奎却只能听着报纸上的消息暗自神伤,最后只默默的说上一句。
“如果当初没有选错的话,我就是十大元帅之首。”
结语
张发奎的一生起起伏伏,为中国近代史填上了至关重要的一笔。
他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在一众天才中崭露头角,但之后却只能泯灭于众人。
他在青年时期就投入到革命中去,为革命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,但晚年却只能在后悔中度过。
这一切的一切,都源于他曾经做出的那个无比错误的抉择。